柳州市财政局按照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部署,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破冰行动”,着力构建体系完整、分类科学、设置规范的预算绩效目标标准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一、科学谋划思路,找准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切入点
一是研究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确定“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选取预算项目资金体量大、涵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市工信局和市发改委两个部门作为绩效指标梳理的试点对象,逐步推进覆盖主要行业领域、分类科学、设置规范的绩效指标体系建设。二是明确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在绩效目标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按照“部门职能—预算项目—核心指标”的逻辑链条进行梳理,为部门预算项目“量身定制”绩效目标标准,形成“一个项目、一套指标”。在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根据部门项目资金支出方向,以“目标—标准—指标”为基本框架,总结提炼反映项目主要内容和任务的核心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三是突出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工作实效。绩效指标体系建设要兼顾适用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扩展或优化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二、注重协同设计,找准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着力点
一是到部门开展调研、座谈交流,研讨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结合部门职能和“十四五”规划工作要点、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设计符合部门实际的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框架。二是根据收集的部门项目资料,对已有的绩效目标采取“停、并、转”的处理方式,梳理形成项目绩效目标标准。初步形成17个领域的绩效目标标准数据,包括410条个性化指标和502条共性指标。三是注重压实部门主体责任,与部门“一对一”沟通联系,让部门充分参与到绩效指标体系建设中来。先后多次征求部门意见建议,由部门根据优化后的绩效目标标准确定重点项目和关键核心指标。
三、强化实践应用,找准绩效指标体系建设落脚点
通过绩效目标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的实际应用,为衡量部门的履职效能和核心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标准数据支撑。一是将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成果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实现无缝衔接。二是在预算编制阶段,部门依托目标标准体系填报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设置从“填空题”变为“选择题”,降低部门在编制绩效目标时的填报难度。将指标标准值、历史值等与部门填报值进行比对,加强绩效目标审核,有效解决绩效目标设置和审核依据不足等问题。三是在预算执行阶段,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将绩效指标值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科学判断财政资金项目的绩效情况。四是在绩效评价阶段,财政部门依据规范、标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项目评价标准体系,有效解决评价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提高评价工作质量和结果应用力度,倒逼部门合理安排支出、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推动全市预算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辑:蒋沅江